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

獎學金圓公屋女狀元牛津夢 學成回港當教授



上水公屋女狀元盧婉怡畢業於區內名校,會考及高考分別獲8A及5A佳績,於港大教育學院畢業後回母校教英文。她有感教英文「點都要浸吓鹹水」,但不忍動用父母多年儲蓄,終憑對教學的熱誠於2006年獲「中國牛津獎學金」頒發1年8000英鎊(當年約13萬港元)獎學金,得以負笈牛津大學攻讀碩士,最終超額完成博士學位。
獎學金不夠用 每周兼職22小時
家住上水公屋的盧婉怡,出身基層家庭,自小靠父親任地盤工和母親任車衣工養活她和弟弟。她中學就讀區內名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,憑會考8A及高考5A佳績膺狀元,入讀港大教育學院主修英文。畢業後,她重返母校教書,雖然希望到外國「浸鹹水」,但又不忍動用父母多年儲蓄下來的血汗錢。
後來盧婉怡嘗試申請「中國牛津獎學金」,成功獲批1年8000英鎊資助到牛津大學攻讀1年碩士。她憶述當時英鎊匯率高企,每16港元兌1英鎊,獎學金只能抵消一半學費和生活費,當時要半工讀,每星期在校內兼職22小時掙外快,但仍對於有機會於牛津深造十分感恩。
最終她額外獲多個獎學金資助她攻讀博士學位合共3年,並於2010年回流本港繼續從事教育相關工作,現於港大教育學院任助理教授,希望透過自身經驗鼓勵香港學生更積極進取。她說:「好多香港學生聽到牛津已經覺得難入,以為一定唔得而唔敢申請,但其實香港學生只要肯試,不會比其他地區學生輸蝕。」
「香港學生肯試不輸蝕」
圓海外升學夢外,盧婉怡亦得到意外收穫,認識2005年「中國牛津獎學金」得主許浩霖,及後結為夫婦。許憶述,2005年打算前往牛津攻讀博士,遂主動申請入學,終憑研究冷門題目獲取錄,以及獲1年5000英鎊獎學金。他寄語港生,在牛津最重要是學到思考方法,不要單單因牛津的名氣而申請入學;現時他於中大生命科學系任助理教授。
中國牛津獎學成立至今20周年,昨晚舉行籌款紀念晚宴。牛津大學副校長詹衛亮表示,希望籌得2500萬英鎊(約3億港元),將現時每年20個獎學金、金額由1000至20,000英鎊,改為全額資助學生學費和生活費,協助更多內地及香港學生留學牛津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